国家总督学顾问、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文
编者的话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前,社会上仍然存在着一种教育价值观被严重扭曲的现象,反映在一些学校里,便是急功近利,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失,而很少虑及国家发展对各类人才的多样需求。于是分数、升学便成了一些学校追求的主要指标,并因此不顾教育规律,不惜以牺牲师生的时间与健康为代价。
这种教育价值观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的确迎合了社会心理,适应了现行的某些评价方式,却严重降低了学校的格调与品质。
基础教育应当创造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教育,中小学校长在其中的使命究竟是什么?如何在教育机会逐渐指向公平的今天,在学校内部营造一种更好实现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公平的良好环境,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高升学率是否就是衡量优质教育的尺码?
名校的根本标志是什么?它应当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起到什么样的示范作用?
如何在深刻理解国家教育方针基础上,重新认识和思考中小学的培养定位?
总之,我们需要提倡一种“大气”的教育,这种教育应当视野广阔,目标长远,底蕴深厚,品味高雅,能够真正成为一种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
本期《现代校长》周刊刊登了陶西平同志的一篇文章——“现代化进程中的校长使命”,本刊也将就此开辟“我对中小学培养定位的认识与再思考:如何做大气的校长”专栏,欢迎专家、校长和教育工作者结合以上选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现代化进程中的校长使命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当前,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就是要形成完善的人力资源结构,其中包括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一目标既体现我国现阶段对人力资源的数量需求、类别需求,也体现了质量需求。人才的单一模式无法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即使像“嫦娥一号”发射成功这样前沿的科技成果,也需要学术人才、工程专家和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合作才能完成。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赋予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重要的责任。当前提高基础教育现代化水平面临三个重要转变,即由重点发展为主向均衡发展转变,由规模发展为主向规模与内涵协调发展转变,由规范发展为主向规范与特色协调发展转变。实现这三个转变,也就向当代校长提出了三项重要的使命,第一,切实推进教育公平,以实现由重点发展为主向均衡发展转变。归根结底是要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第二,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以实现由规模发展为主向规模与内涵协调发展转变。归根结底是为了进步而推进教育创新。第三,要形成学校办学特色,以实现由规范发展为主向规范与特色协调发展转变。因为没有学校风格,也就没有教育活力。切实推进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也是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应当包括三个层面,即教育机会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和教育结果的公平。
切实推进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也是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应当包括三个层面,即教育机会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和教育结果的公平。
(一)教育机会的公平
教育机会的公平就是使所有的公民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也就是我们一贯倡导的“有教无类”。不分性别、民族、种族,也不分家庭财产状况,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接受相同教育的机会。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实际上是向公民提供公平就学机会的重要途径,这也是社会公平的基础。
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主要是指政府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再分配,公平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可以说,实现均衡发展是政府的责任。从2006年国家第一次发表的关于我国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的国家教育督导公报中可以看出,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取决于政府公共教育资源包括硬资源和软资源再分配的状况。
我国基础教育一度在政策引导下重点发展了一批优质教育资源,这具有当时历史背景下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在已经形成非均衡发展的情况下,当前,应当合理调整教育支出结构,重点向农村地区、薄弱学校和困难群体倾斜。也就是说,均衡发展,是在政府增加教育投入、实现政策倾斜的基础上实现的。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不是优质教育资源平庸化的过程,而是薄弱教育资源优质化的过程。当前,我国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质是不断拓展优质教育资源,使更多的学生接受保证质量的教育。因此政府在推动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公共教育经费投入的充足性、公平性与效益性。
(二)教育过程的公平
教育过程的公平,是使具有不同潜能的学生都能接受适合于自身发展的教育,也就是我们一贯倡导的“因材施教”。
因此,实现保证质量的教育公平已经有了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公共财政提供的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使所有学生接受同样的教育;另一层含义则是进行差异化、个性化教学——使不同学生接受适合于他们的不同的教育。所以,简单地倡导无差别教育并不是真正的教育公平。基础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创造适合不同学生的教育,全面发展也不是所有人的德、智、体、美等基础素质平均发展,而是基础素质与个性特长的全面发展。
因此,我们的教育要了解学生发展的规律以把握共性,同时要研究所面对学生的个性,教育是面向具体学生的活动。我们常说,教有法,无定法,就是教育有规律可循,但是更要区别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来确定教育的方法。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好的教育是在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基础上进行的教育。而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恰恰是现在我们教育现实中的薄弱环节。我们现在非常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但决不能将教师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目标倒置。目前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中出现一种倾向,不是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学生发展服务,而是把学生作为教师成名的道具。很多教学研究,包括说课、做课等,重视教材研究,教法研究,但一个重要的前提——对学生的研究却很少,对该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规律研究很少,对具体学生的情况研究得就更少。虽然现在很多地区学校的班额比较大,教师还无法做到面对每个个体的学生,但是起码不能一刀切,应当加强对不同类型学生群体的研究,从而创造真正适合于不同学生的教育过程。
(三)教育结果的公平
教育结果的公平,是指使所有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也就是我们一贯倡导的“人尽其才”。教育结果的公平不是使所有的学生最后都有同样的发展类型和发展水平,而应当使每个学生达到他们应该达到的水平,具有他们应该能够具有的才华。
因此,要重视不同学生智能结构类型的差别,通过创造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教育,使不同类型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开发。在这个过程中特别应该关注的是:帮助学习潜力大的学生的潜能开发,帮助学习困难学生水平的提高,帮助学生兴趣、爱好和优势潜能的发展。
上个世纪末,法国教育思考委员会向法国政府建议的教育改革目标是“让失败率为零”,我非常赞同这种提法。这里所指的失败,是学生不能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而使每个学生都比原来变得更好,应该是教育追求的目标。
根据有关专家提供的资料,美国教育测验服务中心在2005年有一个调查报告,题为《是否走向真实的生活世界——美国人看美国高中教育改革》,这个调查报告的结论之一是,公众认为:应在尊重每个学生的需要、兴趣与能力的基础上追求教育质量。这个观点应该得到我们的关注。
英国特色学校促进会提出,“好的教育能教人变好,好的教学能够改变人的生活。教育好一个孩子,你就给了他一个机会。教育不好,他可能一生中都得不到一个机会”。新加坡教育部长最近发表的《让每一个孩子都成功》的报告中,提出“学校领导和教师应当期待学生某项潜能得到培养,同时想尽办法让能力不同的儿童都取得进步。”这些都有助于引起我们对教育结果公平的关注。
所以,我们所推进的教育公平,应该是有教无类的机会公平、因材施教的过程公平和人尽其才的结果公平统一。我们要通过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努力形成学校特色 均衡发展首先是发展,千人一面、千校一面的无差别教育无法培养创新型人才,也无法办出高水平的学校。学校之间有特色差别,教育才有活力。特色实际上是学校价值取向、生态环境、教育创新、教育传统的集中体现。
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胡锦涛同志在去年8月31日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专门指出,要“着力提高教育质量”。“着力”二字,体现了对提高教育质量的高度关注。
根据2003年国际学生学业评价项目的测试,美国15岁学生的数学素养与解决问题能力在29个发达国家中排名第24位。2006年4月18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总统行政命令:成立国家数学委员会,研究如何最有效地利用科学研究的成果改进数学的教与学,并向总统和教育部长提出政策建议。美国政府把提高美国学生的数学成绩作为国策,成立国家数学委员会,旨在帮助美国各州、地方、自治区与部落政府为儿童与青少年成功提供高质量的数学教育,从而保持美国的竞争力,提升国力与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2004年召开的联合国第47届教育大会通过了《关于提高所有青年教育质量优先行动事项的建议》,2005年《世界全民教育监测报告》主题是“必须提高教育质量”。可以看出,现阶段,提高教育质量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的共同话题。教育公平的实质是实现保证质量教育的公平。
中国教育事业经历了令世人瞩目的快速发展期。据统计,2006年共有约2.5亿人在学校读书。但是,这个教育规模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扩展起来的。而且,规模的发展并不必然会带来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促进规模与质量的协调发展,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也必然是我们当前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所以,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实施素质教育,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国家也正在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构建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对基础教育的质量进行全面的监测和科学的评价。
要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进行教育的创新,就必须有变化。我们正在推进的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带来学校教育的巨大变化,但是,变化并不一定意味进步。校长在推进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要针对原有教育存在的问题,真正为了解决问题而变化,通过变化取得进步。要防止在教育创新过程中的工具理性膨胀,而价值理性的缺失。教育创新应当坚持“一切通过实验”,只有通过实验取得的成果才可能减少在广泛推进的教育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全国有许多以“实验学校”命名的学校,他们更应该首先承担起进行符合教育周期与规律的教育改革的实验任务。
努力形成学校特色
均衡发展首先是发展,千人一面、千校一面的无差别教育无法培养创新型人才,也无法办出高水平的学校。学校之间有特色差别,教育才有活力。特色实际上是学校价值取向、生态环境、教育创新、教育传统的集中体现。
(一)特色是学校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
特色是学校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核心价值与附加价值的统一。特色并非排除共性与核心价值取向,所有的学校都有共性及核心价值取向,这种共性与核心价值取向体现在学校都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都要实施国家的课程标准,都要落实国家的培养目标。但是,学校也有个性,因为学校自身发展的历史不同,改革的切入点不同,个性追求不同,附加的价值取向也会有差别。共性与核心价值取向是社会认同的标志,个性与附加价值取向是社会选择的标志。鲜明的特色集中体现学校的价值认同,对学校发展发挥有力的导向作用与凝聚作用。
(二)特色是学校生态环境的集中体现
学校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学生发展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由于学校的特色是学校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因此也必然体现学校生态环境的特征。
当前,学校特色表现为多种类型:学校办学理念的特色,比如在特定教育理念指引下进行的教育改革实验所形成的学校特色,如快乐教育,情趣教育,创造教育等;学校办学模式的特色,像进行的学制改革试验,与国外进行项目合作的试验,办学主体多元化试验等形成的特色;学校文化的特色,有基于地域特点的文化特色,如沿海地区学校的教育国际化特色,农村学校为建设新社会主义农村服务的特色;有基于历史特点的文化特色,将历史文化特点提炼凝聚到学校文化中来形成的特色;有基于教育对象特点的文化特色,如学生来源于多个国家的多元文化的国际学校,以民工子弟为主体的学校所形成的文化特色,等等。
而形成学校的学科特色则是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一种潮流。有基于学校课程体系的学科特色,如有的学校建立了自身比较完善的校本课程体系;也有基于优势学科的学科特色与基于优势课外教育的特色。
普通学校学科特色的建设是现今一些发达国家正在推进的一种特色学校建设的重要的形式。它通过强化一种学科的师资和设施,使学校形成一种学科的特色,从而创造学校的某一方面的优势,用以带动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并对其他学校的相同学科发挥辐射作用。
特色不只是一个点,而是学校的价值观体系,它体现于学校的办学理念、生活方式、教学方式以及其他行为方式之中,从而成为学校师生成长的生态环境特征。
(三)特色是学校教育创新的集中体现
学校的教育创新归根结底是针对普遍存在的固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进行的改革,而改革的创新点就是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基础。学校特色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不断深化,不断丰富,不断积累。不能把特色变成点缀,变成肤浅的花样,更不能庸俗化。
因此,构成学校特色应当具有的维度,体现在:理念的认同度,参与的广泛度,内涵的深刻度,实践的系列度,优势的显效度和作用的迁移度上。而学校特色形成的关键环节在于进行合理的差异性策划,统筹学校的有限教育资源,拓展校外的无限教育资源,形成学校特色的情趣氛围以及不断深化学校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四)特色是学校教育传统的集中体现
学校特色形成会对学校未来起到凝聚作用、迁移作用、导向作用和发展作用。学校特色形成学校的相对优势点,从而激发师生的自信,激发师生的兴趣和激情,带动整体水平的提高。学校特色为形成学校风格、品牌、传统奠定基础,实际上,学校的传统就来自于学校长期积淀形成的特色,从而特色也必然成为学校品牌的标志。学校特色有助于学校的持续发展与后发超越,一些原来水平较高的学校的持续进步,一些基础薄弱学校的成功超越,往往都由于他们形成自身某一方面的特色而实现卓越。因此,特色的保持与发展成为学校的风格、品牌与传统,而风格、品牌与传统就是竞争力。
学校的特色发展也是教育家成长的有效途径。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理念与实践的引领与示范,转型期的教育事业发展更需要理念与实践的引领与示范,中国需要教育家办学。一部教育发展的历史表明,在社会转型期,由于提出需要回答的问题更多,所以也是教育家涌现最多的时期。所以,处于社会转型期和教育转型期的中国需要教育家,也有可能产生杰出的教育家。
教育家不只是说出来的,首先是突破常规局限做出来的,这种在办学过程中对常规突破的理论与实践就是学校的特色。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教育家是产生于具有办学特色的学校之中。当然,最大限度的合理扩大办学自主权,给校长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减少校长繁杂的事务,改善对学校一刀切的评价体系,正确对待校长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特色的形成,是教育家必要的成长环境。
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为所有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形成特色应该是学校和校长脱颖而出的重要条件。
所以,我认为,当代中学校长的重要使命就是:在国家教育方针指引下,以不拘一格的方式办好不拘一格的学校,为培养不拘一格的人才打好基础。